一起回+吃FUN(饭)第14期丨从现状到未来,体育与大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之路

时间:2017-09-27


       体育与大健康,是体育产业中的一支新兴力量。它有着“体育+”的基因,体育作为运动处方对人的健康和疾病预防有着积极作用,已被广泛认可。相对其他成熟的产业链条,体育与大健康领域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为此,回+体娱加速器与本原体康共同发出“一起回+吃FUN(饭)”的邀约,集结了十三位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创业服务者,一同探讨未来机遇,共建体育与大健康产业的生态圈。
       7月26日,“一起回+吃FUN(饭)”第14期午餐会如期而至。“体育与大健康”是一个很大的命题,餐间的交流更像是抛砖引玉,大家从现状谈起,进而有更多关于未来可能性的思考。

澳大利亚新目标健康管理学院 执行院长  

秦泳东
       早在2001年的时候,秦泳东创办了回龙观第一家健身房,那时的月卡是200。而今乐刻开了——这个号称要成为健身行业的分享经济翘楚Airbnb,月卡199。
       到现在,回龙观已经有30多家健身房了。放眼全国,健身俱乐部则已有11000多家,健身工作室2600多家。在秦泳东看来,可以说,健身行业是一个非常落地、非常突出的一个大健康产业平台,“与大家都或多或少有所交流,所以我很愿意把我的一些资源和想法与大家分享。”秦泳东表示。
然而,健身房快速扩张的背后,却也存在诸多问题。“前几天,有一家正在挖联防工程做游泳池的健身房被举报了,之所以冒险干这事儿,是因为对面的健身房号称一个月预售卖了800万——太多不明真相的人进入健身行业,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行业门槛低,容易赚钱。但大量数据显示,整个健身行业在赚钱的不超过10%。”

       健身圈里还有一“怪事”,就是老板不给员工出钱培训,因为人员流动性太大,稍微有点想法的教练都要开工作室。


       回+体娱加速器CEO张多从昌平区体育、旅游发展规划的角度提出了体育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一种可能。
回+体娱加速器  CEO

张多


       她提到,昌平区正在打造全域旅游的示范基地,体育旅游、康养旅游是主打方向。 另外,正在规划中的昌平体育科技文化公园,有十三个平方公里的规模,现在正在进行内容规划。她设想,除了把国际自行车赛事、马拉松等运动项目囊括进去之外,运动和健康、运动和康复是否可以以联盟的形式体现。
     “北京2000多万人口,对体育有很高消费需求。而从供给来讲,提供运动健康的服务和产品相对少,虽然也有人在做,但力量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有一个集合的平台,通过昌平区来打造一个集合的品牌,在这个品牌下,既有利于这些内容被更多人看到,也有利于发现好的内容,和昌平区相关的资源去结合。”


本原体康 创始人
梁健
       张多的想法得到梁健的认同。他从自身的经历谈起,“跑团从成立到现在将近10年,我们做过APP等很多东西。我这两年在做什么?我自己开发东西、自己在推、自己在卖,后来发现同行也在做这类东西。”他说,“既然一家无法把所有事儿都做了并做好,那么我们有情怀的人可以围绕共同目标做一些事情,在回+体娱加速器里把这事儿做了。”
       回+体娱加速器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于服务体育创业者的加速平台,一方面,受到政府各级部门的关注,本身具有很高的曝光率,在这个顶级曝光的平台上,创业项目很容易被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能通过这一平台实现资源有效链接,真正实现落地。


       张多认为,“过去是资源驱动,现在转变为创新驱动,而创新需要各类社会主体一起来做。”至于协同创新的方式,梁健总结为两个方面:作为创新主体,一是供给一些项目,作为创新的内容进入到规划中;二是长期的赛事,经常性地办,把场地利用起来。
      茵菲乐创始人朱岩也十分赞同这个思路,他强调:“找到自己的主线,根据这个主线设计核心的产品,形成小的联盟,打造核心的闭环。自己本身是一个品牌,品牌之上打造联盟,相互借力。”K-EMS联合创始人金昕也表示赞同这种合作模式。

        借助回+体娱加速器这一平台,协同发展的可能性还有很多。是成立运动康复的联盟、打造运动康复小镇,还是其他在酝酿中的合作方式,指向更进一步的探讨,而这一次饭局开了一个好头。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