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三年行动计划落实 力促职住平衡提速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鲍聪颖、高星时间:2019-01-29

原标题:“光上下班路上,就节省两小时”


  张超和同事

  “爸爸,晚上是小年夜,你回家给我带什么好吃的呀?”

  “宝贝,爸爸去买点你爱吃的海鲜怎么样?”

  “好啊好啊,早点回来!”

  “肯定的,放心。”

  昨天早上9点,家住回龙观的IT研发经理张超跟可爱的女儿道别,此时距离他的到岗时间还有半个小时。2018年,张超将工作地点换到距家半小时车程的昌发展万科广场龙域中心,自此,他每天早晨的时间宽裕了很多,而下班回家也比以往早了不少。“2018年之前,我在大望路上班,每天早晨从回龙观去大望路,最少1小时40分钟,现在就在回龙观上班,半小时就到了,不只是能多睡一会儿,留给家人的时间也更多了,幸福感明显提升。”

  亲历者说

  钱不少、事业好、离家近

  对大多数普通上班族来说,理想的工作一直被形容成“钱多、事少、离家近”。自从到回龙观上班,张超距离这个小理想又进了一步:“事少是不可能的,我们做研发的,一直就是这个节奏。但是钱真不比原先少,而且最关键就是离家近太多了。”36岁的张超,风趣幽默,被公司的新同事们亲切地称为“超哥”。北京晚报记者来访,同事们纷纷推举“超哥”接受访问,都说他对“职住平衡”最有体会。

  在互联网行业打拼了十多年,2014年,张超用积蓄在回龙观买了房、安了家。“那时候,回龙观还是标准的睡城。”张超说,身边的邻居、同事、同学,基本上没有在回龙观上班的,偶尔看到的招聘信息,也与自己的专业无关。

  每天最头疼的就是上下班通勤。公司9点半打卡,他7点半之前就必须出门,“开车肯定是不敢开车的,太堵了。我是公交、地铁、再公交,算上地铁的换乘,很费时间,1小时40分钟能到就不错了。”挤地铁不仅是浪费时间,更耗费精力。张超从回龙观东大街站上车的时候,已经不可能有座位。地铁上人挨着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看看手机。等“跋山涉水”终于到了公司,已是精疲力竭,“得缓缓才有力气工作。”张超说,公司里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早上不想来,晚上不想走。”包括他在内的很多同事,都为了避开晚高峰,而选择将下班时间推后。这样做的优势是回家的地铁能有个座,劣势是到家太晚,留给家人的时间有限,“孩子早就睡着了。”

  2018年,当得知回龙观的龙域中心里有不错的工作机会,张超毫不犹豫来到这家叫做“英赛克科技”的公司,单程通勤时间从1小时40分钟缩短到30分钟。“以前是挤地铁,现在我可以开车了。”从家里到公司,张超要经过北郊农场桥,“桥正在维修,等桥修好了,通勤时间还能更短。”

  “现在,我每天都有时间陪孩子玩。”他说,IT业的特点正好与龙域中心的双创社区吻合,“小的创业公司,并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不用跟大公司那样扎堆,在哪儿都可以做研发。”

  有活力、能创新、更便利

  在“英赛克科技”,像张超这样就在回龙观居住的程序员,不在少数。而以前,在大望路的公司,“同事没有在那附近住的,买不起也租不起。”

  2018年10月1日,跟公司在同一栋楼的昌发展万科广场商业部分开业。北京晚报记者向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昌发展”)了解到,“回+双创社区”目前总建筑规模约45万平方米,聚焦各类型创新性科技型企业1100余家,双创载体20余个,实现就业人数2万人,约60%在附近区域居住。其中腾讯众创空间(北京)、龙域中心已经成为区域性标杆性的产业综合体。

  如今,午休的时候,张超可以去逛逛喜欢的书店,在书店里要一杯咖啡,看几页书放松下。晚上回家前,他还可以去逛逛盒马鲜生,给女儿买点爱吃的海鲜。而曾经,他觉得这种“慢生活”是与回龙观的程序员绝缘的。“以前,不仅是上班,逛街、购物、吃好东西、看场电影,都要去城里。回龙观,真的就只剩一张床了。”回龙观内有几个小型的商场,但比较老旧,如果想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只能去清河的五彩城。“后来,有了一个龙旗购物广场,比五彩城近了很多。现在,又有了离公司这么近的万科广场,更便利了。我老婆跟我说,感觉已经很久没进城了,基本上所有生活需求都能在回龙观内满足。”

  整个龙域中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不管是小办公室还是大平台,到处可见像张超这样年轻、有知识、有活力的研发人员。据昌发展介绍,截至2018年底,龙域中心入驻企业120余家,其中,硬科技领域企业占60%,医疗健康、轨道交通等智能硬件企业占70%,AI及大数据企业占3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28家。入驻期间,累计融资金额已超过5亿元人民币,从业的硬科技领域人才超过2400人。吸引了百度创新中心、ARM旗下安创空间等知名加速平台入驻,被授予“北京市众创空间”称号。

  规划者说

  将由回天辐射昌平全区

  “回+双创社区”是昌平区人民政府为实施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区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事业发展,为创业者创造“家门口创业,家门口就业”机会而规划打造的“创新创业集聚区”。“回+双创社区”依托回龙观和天通苑等高密度多元化创新人群聚集的强大优势以及空间资源优势、创业成本优势、区域产业聚集优势、政府与市场双向资源整合优势,充分激活该区域蕴藏的巨大创新潜能,吸引各类社会创新要素聚集,打造一个集“资本、人才、技术、信息、文化、空间”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圈,让多元创新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社群里自由生长,让更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有参与创新创业的空间和机会。

  项目一期为2015年起建设的“回龙观双创社区”,总规模约45万平方米。项目二期为正处建设中的“天通苑双创社区”,总规模约10万平方米。

  “回+双创社区”的示范项目“昌发展·龙域中心”已经基本实现职住平衡。东区带动区域就业人口共计2000余人,入驻企业的员工70%左右居住在回龙观区域。西区投入使用后,预计龙域中心累计带动区域就业人口将达到3000余人,可基本实现职住平衡。

  2018年8月16日,北京市发改委正式发布《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列出17项具体任务、97个具体项目。聚焦以下几方面:实施公共服务提升攻坚工程,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学难、大型文化体育设施缺乏等难题;实施交通治理攻坚工程,以大决心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等难题;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完善攻坚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积极提升社区品质、打造大型居住区治理示范。截止到目前,“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发布5个月,各项重点任务正在加速落地。其中一些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项目,更是及早下手,不断提速。

  按照计划,到2020年,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能力和品质明显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成为大型居住区治理示范。

  本报记者 孙毅 文并摄

  回天旧貌

  职住比曾是成熟社区的一半

  昌平区曾启动大数据调研,结果显示,“回天地区”职住比只有0.5,也就是说每100个居住人口,只有50个工作岗位,而北京其他发展相对成熟的区域,职住比则接近甚至大于1。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在2016年做过调研,结果显示,回龙观居民的平均通勤距离是10.9公里,内部通勤比只有9.2%。在周末,回龙观居民存在很显著的休闲活动外溢的情况:主要流向五彩城、中关村欧美汇这些位于主要工作地周边的商业节点。回龙观的商业设施大多是社区级商业,很难吸引外来的访客。而且回龙观的商业设施等级都比较低,以餐饮类为例,回龙观典型的以简餐快餐粉面馆这种小吃为主,清河五彩城的客流中有接近20%来自于回龙观地区。

(责编:鲍聪颖、高星)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