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发展集团Q1深化产业生态布局,投资企业核心赛道频现创新突破
时间:2025-04-09
2025年一季度,昌发展集团资本版图全域延伸,生态协同效应凸显。设立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与5支基金合作签约、举办路演交流会等进一步完善昌平创投生态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实现良性循环,助力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支撑昌平区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同时,多家投资企业成果频现,10余家企业斩获多项创新奖项,充分彰显产业资本对科技创新的赋能价值。
01 亮点活动
2025未来科学城科创金融大会
3月22日,以“汇聚金融‘活水’ 共创新质未来”为主题的2025未来科学城科创金融大会举办。
◉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成立
会上,昌发展集团与红杉中国、高瓴投资、昆仑资本、康桥资本、北京基金业协会、融中集团、清科集团共同为“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按下启动键。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是由政府牵头,整合国内优势金融资本及产业资源成立的金融服务联盟,涵盖央国企资本、市区投资机构、AIC试点机构、保险投资机构、CVC资本与企业投资、创投机构、平台协会等多类型机构。
◉构建150亿科技产业基金群
为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昌平区携手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及行业龙头,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达150亿元的科技产业基金群。作为大会亮点之一,昌发展集团与五支签约基金集中亮相,共同携手进一步完善昌平创投生态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实现良性循环,助力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支撑昌平区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
◉完成“投贷联动—见投即贷”签约
会上,昌发展集团所投企业华辉安健与北京银行完成“投贷联动—见投即贷”签约。昌平区为系统解决科创企业融资中出现的产品不全面、时效不匹配、质效不显著等实际问题,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联合北京银行等金融机构,以科创企业的实际特点和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的产业、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团队进行融资规划设计,将股权融资的灵活性和债权融资的稳定性相结合,形成产品矩阵,为区内科创企业提供独特、系统、高效的融资解决方案。
先进制造与医药健康平行路演
2025未来科学城科创金融大会当天,昌发展集团承办先进制造与AI创新专场及医药健康与合成生物专场路演交流会,吸引10余家科创企业及20余家投资机构参与,共同探讨突破性前沿技术。
医药健康与合成生物路演现场,中生康元、安达生物、唯源立康、慧心医谷、免疫方舟等创新型医药健康企业代表登台路演,与康为世纪、龙磐投资、天润资本、中投企智等1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面对面交流,沟通项目商业模式,介绍业务和产品,阐述融资需求及发展计划。此外,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科学服务处还为与会嘉宾详尽介绍了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政策。
先进制造与AI创新路演现场,北京市昌平区经济与信息化局产业促进科相关负责人对区内促进先进智造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了讲解,千方创新、京路凯智行、威高智慧、中影年年4家创新企业逐一就项目技术、市场发展、融资需求等方面与投资机构进行深入交流,中关村启航基金、高晨创投、京亚资本等近10家上市公司投资负责人及投资机构投资人纷纷对企业提出针对性的融资建议,并表示将持续关注企业发展进度,助力企业实现更好发展。
02 投资动态
尚捷优蓝
3月,在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和昌发展的共同推动下,北京昌平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完成对北京尚捷优蓝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本次A轮融资近7千万人民币,由北京昌平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领投,中美绿色基金和上海嘉诚投资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建设高标准校企合作实验基地、新原料研发及申报检测、市场拓展与人才建设以及专利布局等。
03 融资进展
超目科技
2月26日,超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解决人类眼部疑难疾病的高科技研发型企业,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复健资本、方正和生投资、昌科金投资、水木创投、清石资本及龙磐投资共同参与,融资额未公开。超目科技成立于2018年6月25日,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改善眼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公司目前在研的核心产品为植入式眼球震颤电刺激器,该产品采用神经刺激技术,有效解决了先天性眼球震颤这一世界眼病难题。
图湃医疗
3月,中国眼科医疗设备投资领域再传重磅消息,昌发展集团投资生态企业图湃医疗完成由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由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启明创投共同投资的总规模达5亿元人民币级别E轮融资。这是公司继2024年6月完成D轮融资后,一年内再受顶级投资机构青睐。也是我国眼科医疗设备领域历史上已公开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中,单笔金额最高的融资,所融资金将持续用于图湃医疗丰富产品矩阵及加强全球范围的市场布局等。图湃医疗作为被国际知名研究机构Frost & Sullivan誉为“眼科诊疗设备全品类国产代表品牌”的中国眼科领军企业,在完成本次E轮融资后,将向科创板眼科医疗设备“第一股”发起冲击。
04 业务突破
赛桥生物
1月2日,赛桥生物的重要合作伙伴——铂生卓越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艾米迈托赛注射液”荣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批准,标志着我国首款获批上市的干细胞疗法的诞生,结束了我国间充质干细胞(MSC)药无上市产品的空白历史,并开启了干细胞商业化的新纪元。赛桥生物有幸为铂生卓越“艾米迈托赛注射液”提供了适应于商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创新解决方案,为我国干细胞药物的快速工艺放大、无缝衔接、降本增效做出重要贡献。
北启生物
1月3日,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邓宏魁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关景洋课题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A Rapid Chemical Reprogramming System to Generate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了化学重编程体系的关键表观遗传障碍,进一步升级了快速化学重编程体系,实现最短10天即可将人成体细胞诱导为多能干细胞。
希望组
1月8日,中国农业大学李孟华团队在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题为“Telomere-to-telomere sheep genome assembly identifies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wool finenes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功组装了第一只绵羊端粒到端粒的基因组,深度解析了基因组和Y染色体的结构,并完善了群体遗传分析、驯化选择以及羊毛纤维性状的检测结果。本研究中,希望组参与了该研究的测序、T2T组装和注释等分析工作。
融硅思创
1 月 9 日,在保联石家庄科技公司、保融盛维公司及中铁十四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的共同协作下,在山东肥城某高速公路山区施工中,融硅思创无线起爆系统完成了首次爆破作业,取得预期效果。这是融硅思创 NI 型无线起爆系统,继海外应用后国内的首次工程应用。
泛生子
2月,泛生子助力神州细胞自主研发的抗PD-1单克隆抗体安佑平®️(菲诺利单抗,SCT-I10A)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全人群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成为国内首个获批该适应症的抗PD-1单抗。3月,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CAP)公布了2024年下半年PT(Proficiency Testing)项目NGSST-B 2024的评估报告(evaluation report)。泛生子旗下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凭借自主研发的Onco PanScan™技术体系,以检测结果与标准答案100%一致的优异成绩通过该室间质评项目,并获评“Good”评分。至此,泛生子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9年满分通过累计34项CAP能力验证和质评项目,再次印证了其在肿瘤基因检测领域国际领先的技术实力与质量管理水平。
诺诚健华
2月17日,诺诚健华(上交所代码:688428;香港联交所代码:09969)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BCL2抑制剂ICP-248 (Mesutoclax) 联合BTK抑制剂奥布替尼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开展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
百济神州
美国加州圣卡洛斯——百济神州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代码:ONC;香港联交所代码:06160;上交所代码:688235)是一家全球肿瘤治疗创新公司,3月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用于肿瘤表达PD-L1(≥1)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成人患者一线治疗。
炎明生物
3月14日,致力于开发治疗炎症和肿瘤革命性创新药物的北京炎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新作用机制的小分子先天免疫激动剂PTT-936在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开展临床研究后又获得中国药监局审评中心(CDE)批准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
蓝晶微生物
3月,蓝晶微生物联合江南大学最新科研成果发布——通过对数千株微生物的筛选测试,蓝晶的科学家成功发现了两种独特的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 DT66 和植物乳杆菌 DT88 。它们能像磁铁般吸附微塑料,形成“菌-塑料团”排出体外。
赛赋医药
3月,河北森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SENL103自体T细胞注射液获批临床许可,赛赋医药承担了森朗生物SENL103自体T细胞注射液项目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一站式评价服务。3月27日,北京科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兴盟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I类新药SNA02-48注射液已获批临床默示许可,赛赋医药承担了科兴控股抗破伤风毒素单抗SNA02-48注射液项目的药代动力学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服务。3月28日,中美瑞康(Ractigen Therapeutics)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小激活RNA(saRNA)药物 RAG-1C 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许可(IND),赛赋医药承担了中美瑞康 RAG-1C 项目药代动力学、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及NMPA注册申报服务。
华夏英泰
3月25日,爱思唯尔(Elsevier)重磅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华夏英泰创始人、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长聘教授林欣教授凭借卓越的学术贡献,再次入选基础医学学科高被引学者。这是林教授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四年蝉联该榜单,彰显其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05
荣誉资质
智行者
1月,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严格评审,智行者成功获得“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这一认证标志着公司在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研发、全球化创新资源整合以及推动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再次获得政府及行业的高度认可。外资研发中心认证不仅代表企业的科研实力,也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布局。获此认证意味着企业具备全球化研发资源配置能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力,以及推动产业链升级的示范效应。
齐禾生科
1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示了“2024年第四季度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名单,齐禾生科成功入选。齐禾生科在2024年度取得了一系列技术进展,同时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5张基因编辑安全证书。
联和存储
2月,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了2024年度无锡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联和存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凭借在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突出表现和创新能力,成功入选。
青元开物
在2月20日举办的第八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高端科学仪器领域赛中,昌发展知衡基金直投企业青元开物凭借 “超微量液体精密操控生命科学工具平台“的硬核技术脱颖而出,跻身TOP10并斩获第二名的佳绩。
美克生能源
2月26日,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举行2024年度优秀企业推介会暨2025年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对镇域内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党建引领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表彰。美克生能源作为新桥镇优秀企业代表参与活动,连获“创新进取奖”和“传播新桥奖”两项表彰。
爱博医疗
2月,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主办的第五届新经济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上海举办。会上,“2024新经济企业TOP500”榜单发布,爱博医疗连续四年荣登榜单。爱博医疗作为眼科医疗器械行业新经济企业代表,始终坚持研发创新。公司已推出多个国内首款、国际领先的眼科医疗产品。
健达九州
3月4日,健达九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因治疗新药GA001注射液的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适应症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孤儿药资格认定(Orphan Drug Designation, ODD)。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10项重大科技成果,健达九州GA001项目(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入选。3月27日,健达九州自主研发的GA002项目(基因治疗难治性癫痫)成功入选2025中关村论坛发布的《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3月29日,在由中国残联主办、北京市残联承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和健达九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盲的基因治疗技术”成功入选2025科技助残创新案例。
融硅思创
3月,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发布《2024年电子控制模块从业单位综合测评结果》,融硅思创凭借卓越的研发技术能力、高品质交付能力及企业综合实力,荣获第一名,再次蝉联榜首。这是融硅思创在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百强企业、(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企业、全球(中国)电子雷管芯片最佳创新技术奖、科技部北京重点工业互联网项目等众多荣誉与评价之后,获得民爆行业给予融硅思创的至高评价。也是企业面对全球民爆客户近5亿颗电子雷管芯片高质量交付、来自客户的认可与口碑。
巨子生物
3月,世界权威市场调研机构欧睿国际发布声明,再次认证巨子生物为「全球重组胶原蛋白领导者」,此次认证涵盖技术研发实力、营业收入等关键维度展现了公司在技术与市场影响力方面再攀新高。
国鸿氢能
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公示了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国鸿氢能成功入选未来能源“领军企业”,深度参与的“绿色港口打造——氢燃料电池集卡在港口规模化应用”与“氢能绿色运输全链条示范应用场景”两大项目同时入选“典型应用场景”榜单!
步履不停,创新不止。昌发展集团深耕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发挥创投生态优势,以资本助力科技企业穿越周期,持续为科技企业成长注入动能。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更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落地,与生态伙伴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