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6-06-13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5〕49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快形成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格局,努力实现产业升级、职住平衡、环境提升等综合目标,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北京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强化中关村昌平园的引领支撑作用为基础,以打造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为抓手,加快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空间布局,全面聚集创新创业资源要素,努力改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政府支持。坚持全面统筹、系统谋划,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优化政府服务模式,切实发挥政府在创新创业政策制定、空间布局、平台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市场运作。坚持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创新创业资源要素有效聚集、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加快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企业主体。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通过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创业、平台运营、资本运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核心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
      (三)工作目标
      到2018年,如期建成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样板。全区企业拥有授权专利数达到7500件以上,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6亿元;新登记注册中小微企业1.5万户,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达到6万人以上。
      到2020年,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独角兽”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左右,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更加明显;形成一批服务体系完备、创新能力显著、适合不同成长阶段、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的双创空间,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以上,南部地区职住不平衡局面明显改善;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度和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各类资源要素高度聚合,形成均等、普惠、完备、专业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创新创业的理念深入人心、主体高度活跃,城市品格气质明显提升,市场竞争机制公平高效,对外合作水平显著提高,昌平更加具有城市活力、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加强服务体系搭建,创新公共服务方式
      (一)健全双创人才支持服务体系。人才是创新创业的关键要素。充分发挥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的品牌优势,深入落实国家、北京市有关人才发展的支持和服务政策,着力解决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打造覆盖全区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的综合服务体系。
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力度。建立面向全区域人才、全职业生涯、全过程衔接的职业培训和服务制度,重点开展职业规划、专项培训、论坛沙龙等创新创业培训,为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人群提供专业服务。依托驻昌高校和职业院校,探索建立昌平区创新创业培训联盟,联合开发职业培训项目。建立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努力为创新创业人才解决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技术支持等瓶颈问题,扶持其立足昌平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做好高端人才引进和服务。以建设全市人才工作试点区为契机,用足用好中关村人才特区等优惠政策,全面实施高层次人才“昌聚工程”,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打造未来科技城高端研发人才、沙河大学城专业领军人才、北京科技商务区科技金融人才、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工程技术人才等高端人才集群。依托全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设立高端人才专门服务窗口,发挥高端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全面落实留学归国人员、外籍人才来昌创新创业的服务政策。到2020年,力争引进50个国内顶尖的科技创新团队、100名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1000名创新创业海外高层次人才。
支持在昌大学生创新创业。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积极落实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驻昌高校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导师、创业培训等服务,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创新创业。
      (二)搭建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加强创新创业信息资源整合,加快各类公共平台建设,推动平台向全社会开放,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昌平科技条件平台。支持驻昌高校、企业、部队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载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备的科研基础设施配套体系,提升区域整体创新和研发能力。深入整合区内区外各类科研载体,建立“人人实验”科研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平台上的科研设施、专业服务对外开放,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联合研发、委托研发、中试试验等服务。
      建设重点产业支撑平台。充分发挥“中关村生命科学联合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推动生物试剂耗材制品“快报、快检、快放”。在智能制造、能源科技、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等重点领域,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场主体创建一批特色服务平台,面向创业者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实现产业与服务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创新创业主体与驻昌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研发众包、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工作,促进各类主体融合发展。
      搭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重点建设未来科技城专利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区域知识产权运用体系。加快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园和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需求、供给、中介三方力量,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推动高新技术、研发成果转移以及产业聚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三)打造智慧政务服务体系。依托全区政务云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打造政务线上服务平台。依托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发微信平台、移动端APP和后台管理系统,植入政策解读、行政审批、创业论坛等功能,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线上平台,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开通政府线下服务窗口。依托昌平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在重点功能区、双创社区、专业化园区等创新创业集聚区,建立线下公共服务窗口,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协同服务。
      建立昌平园企业综合信息平台。以企业综合数据库为基础,加快开发园区数据采集、企业走访管理、政企协同办公等系统,形成综合性、动态化、多功能的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开展数据监测、评估和分析,及时掌握入园企业经营状况、研发投入、投融资需求等基础信息,主动跟进服务,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政企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完善生活配套服务体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重点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努力满足创新创业主体的生产生活需求。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方向,做好城市规划布局,努力实现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人口规模相协调。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打造社区交通微循环系统,完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构建多种模式交通出行体系,改善社区交通环境和出行条件。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抓手,加强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覆盖回龙观、天通苑等社区的无线网络。实施新一轮公共服务发展和提升计划,扩大教育、医疗、文体等资源供给,优化空间布局,打造方便可及、均等优质、群众满意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生产生活服务品质。持续推进环境建设和秩序整治,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三、统筹双创空间布局,创建多层次产业孵化载体
      (五)加快“回+”双创社区建设。在回龙观、天通苑等地区,突出孵化和加速功能,重点建设适用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空间载体,力争到2020年底双创空间规模达到75万平方米以上,基本满足该区域人才就近创业的空间需求。
      推进“回+”双创社区建设。依托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拥有大量高素质、多元化创新创业人群的优势,整合利用农民回迁产业安置用房等空间资源,引入服务创新创业的资源要素,集中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打造“资本、人才、技术、信息、文化、空间”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形成以多业态产业空间组合、多元化创新孵化集群、多维度产业生态体系、多层级产城融合为特点的双创社区。重点推进腾讯众创空间(北京)、布拉格宅创部落、天通中苑极客丛林等项目建设,率先打造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创新创业空间。借助互联网技术,面向威客、创客设立“去空间化”的虚拟孵化平台,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满足大众在家创业需求。
      推广“回+”双创社区模式。认真总结“回+”双创社区的建设经验,深化丰富“回+”双创社区的特色内涵,将“回+”双创社区打造成为特色化、规范化、品牌化的创新创业空间示范样本。适时将“回+”双创社区的建设模式、服务体系推广到昌平中心城区、昌平新城等区域,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发展的创新创业格局。
      (六)优化重点功能区双创空间建设。在重点功能区,突出科技创新和后期承载功能,以开展科技研发、承接成果转化、承载成熟期企业为方向,力争2020年底形成不低于300万平方米的双创空间载体,成为开展科技研发、承载高端产业的主阵地。
完善创新空间布局。在未来科技城、北京科技商务区、沙河大学城、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等重点功能区,持续做好驻昌央企、高校等单位的建设运行服务保障工作,重点支持其建设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创新平台。鼓励各类创新创业主体聚焦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核心技术、前沿技术研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孵化转化,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努力打造成为全国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建好产业空间载体。加快土地整理利用和开发建设,打造一批规模大、配套全、承载能力强的空间载体,建立重点功能区与双创社区的项目对接机制、与科研单位的成果应用转化机制,引导成熟期企业向重点功能区转移布局,推动高端研发成果在重点功能区率先应用。围绕健全“大昌平园”统筹发展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招商平台,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服务体系,采取定向招商、主题招商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在重点功能区落地。
      (七)启动特色双创基地建设。在大型企业、老旧工业厂区及其周边区域,突出集成创新和集约发展的功能,重点建设一批多元化、特色化的创新创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底空间规模达到25万平方米以上,形成服务范围更广的产业集聚区。
      创建大型企业双创平台。支持大型企业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平台,借助大型企业的研发成果、制造设备、供应链条、市场渠道等优势,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对口服务,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发展。推动三一重工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基地、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南车时代创新创业园等企业孵化平台落地,为企业内部和外部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和服务支持。
      建设特色双创空间聚集区。在马池口、南口、阳坊等地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老旧厂区、工业厂房等产业空间优势,采取租赁收购、合作开发、合作运营等方式,吸引资源占用少、带动能力强、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及产业化,打造以文化创意、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双创空间集聚区。在十三陵、北七家、小汤山等地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明十三陵文化景区、海鶄落文化城、汤泉古镇等聚集区,促进科技文化融合创新,推动艺术展览、演艺活动、创意设计等文化业态集群化发展。
      四、促进资源要素集聚,优化双创生态系统
      (八)促进多元化金融资源集聚。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推动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有机结合,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投融资服务。
      完善支持创新创业的基金体系。设立政府平台公司母基金,通过参股和投资市场化基金,吸引和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昌平创新创业,形成包括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以及涉及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领域的基金体系,实现母基金、子基金、直接投资三级联动,力争到2020年底基金投资规模达到20亿、撬动社会投资200亿以上。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引导基金,引导顶尖人才及重大产业化资源向昌平集聚。设立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基金,采取融资担保、再担保等形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服务。
      汇聚支持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机构。引导科技金融机构在“回+”双创社区及周边地区聚集发展,为投资人与创业者搭建对接平台,拓宽创业投资资金供给渠道,实现科技金融机构聚集、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展示、融资融智活动窗口功能一体化等目标。
      (九)加强社会化服务资源集聚。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服务,积极引导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向昌平集聚,努力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鼓励社会化孵化机构集聚发展。研究出台促进孵化机构集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服务模式先进、孵化经验丰富、具有较强实力的孵化机构在其周边区域建设分园、孵化基地。利用孵化机构在技术、资金、市场、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完善专业技术、创业指导、天使投资和市场拓展等孵化服务机制,创新孵化模式,提升孵化能力。
      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纽带作用。依托行业商会、协会、产业联盟、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加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形成常态化的信息对接机制、互动化的创新创业网络。围绕健全“产学研用金介”协同创新体系,发挥昌平创新创业金融服务联盟作用,优化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服务。联合金融、税务、财会、注册、法务、营销等中介服务机构,成立昌平区创新创业服务者协会,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支持。加快发展企业管理、财务咨询、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法律顾问、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第三方专业化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创业服务。
      (十)引导国际化双创资源集聚。坚持开放包容的区域发展方针,吸引聚集国际创新创业资源,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为昌平融入全球创新版图提供支持。
积极引入国际化服务资源。通过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引导海外优秀创业服务机构在昌平建设分支机构。鼓励和引导国内资本与境外合作设立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引进境外先进创业孵化模式,带动区域创业服务模式创新。
      持续加强国际化交流合作。积极对接海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和跨国集团,鼓励其在昌平设立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联合开展人才交流、创新培训、技术研发等活动。积极引导创业服务机构与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对接,帮助企业引进国际领先的原始技术、高端技术。根据创新创业主体的国际化发展需求,打造创新创业对外交流平台,提供人才交流、技术转移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五、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政策协调联动
      (十一)创新政府服务机制。坚持从政府自身改起,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破除制约创新创业发展的机制体制,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行简政放权,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承接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深入推进“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在“三证合一”基础上探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破除政府部门的思想障碍、信息壁垒和制度藩篱,认真查找和解决现行公共服务流程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简化优化群众办事程序。
      努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用好政府现有管理系统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形成公共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和公开、共享、应用的基础条件。鼓励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整合行业信用信息,建立行业诚信服务系统,提供信用信息服务,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
积极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围绕实现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探索举办创业论坛、创业培训、创业大赛、公益讲坛以及创业课程进校园等活动,加大舆论宣传与教育引导,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
      (十二)创新投融资机制。围绕解决融资难问题,创新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方式,为创新创业主体拓展融资渠道。
完善科技金融支持政策。全面落实双创金融集聚示范区各项政策,加大对科技金融机构在购房租房补贴、高管人才奖励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探索开展办公场所选址、注册备案、政策申报、项目对接、数据分析等一站式系统服务。及时评估政策效果,优化调整政策内容和实施细则,逐步扩大适用范围,充分发挥资本服务小微企业的作用。
      建立健全激励相容与风险分担机制。鼓励银行、投资、担保机构等开展“投贷联动”业务,以“股权+债权”的模式,为初创期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推动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小额贷款、融资担保、金融租赁、保险等金融服务项目,给予适当比例的风险补偿。
      (十三)创新政策落地促进机制。全面整合国家、北京市和昌平区的支持政策,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红利。
加强政策配套联动。认真学习国家和北京市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紧密结合昌平实际,主动对接创新创业主体需求,重点围绕税费优惠、融资担保、政府采购等方面,研究制定配套的实施意见和具体措施,确保各项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快落地、快见效。
      加强政策宣讲解读。系统梳理现行的各级政策文件,探索建立常态化的政策宣讲解读工作机制,帮助小微企业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各项政策内涵和操作细则,提高企业运用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政策落实服务。建立政策服务的统一接口,帮助小微企业精准对接扶持政策,统筹做好资金申报、项目评估、现场核查等各环节工作,密切跟踪扶持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六、加强组织保障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昌平区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总体设计、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建立全面推进创新创业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切实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十五)加强责任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职责分工和意见要求,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落实措施,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责任人和保障措施,形成有效的责任和压力传导机制。要认真履职,主动作为,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政策和要求落到实处。
      (十六)加强督查评估。围绕构建“大督查”工作格局,建立创新创业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和政策执行评估体系,把双创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要积极开展定期督导和专项检查,对创新创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总结评估,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十七)加强宣传推广。通过新闻宣传、政策解读、举办推介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宣传,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自由、开放、包容的区域形象,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热情,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