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知识产权系列活动暨合成生物创新研讨会圆满落幕

时间:2025-11-25

2025年11月21日下午,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由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北京昌发展产业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生物科技工作委员会、医学装备协会组织再生与修复分会协办的“2025知识产权系列活动暨合成生物创新研讨会”在昌发展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聚焦生物材料临床转化与专利国际化申请及海外市场保护,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医疗器械领域从业人员参与,为推动生物材料领域的创新发展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作为指导单位,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重视。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同志出席,昌平区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生物材料领域未来将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生物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嘉宾分享环节,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创始人刘翔发表了《专利国际化申请与海外市场保护》的主题演讲。刘翔详细介绍了专利国际化的申请流程、策略以及在海外市场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创始人刘翔发表

《专利国际化申请与海外市场保护》的主题演讲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贵锋在《胶原基生物材料产业现状、发展机遇和未来挑战》的报告中,深入剖析了胶原基生物材料的产业现状,包括原料种类与规模,主要产品和从业企业等,指出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未来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张贵锋研究员从原料、技术、政策和应用等多个角度,展示了胶原基生物材料在医疗器械、医美等领域的发展前景,为与会者提供了全面的产业视角,激发了大家对生物材料未来发展的思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贵锋发表

《胶原基生物材料产业现状、发展机遇和未来挑战》主题演讲

黄永东副研究员从不同类型胶原蛋白的结构特性出发,深入讲解了胶原蛋白分离纯化的关键工艺技术,包括原料选择、提取方法、纯化步骤等。他详细介绍了多种先进的分离纯化技术,尤其是基于层析的胶原蛋白分离技术、过程优化和层析介质的筛选方法等。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这些技术在不同来源胶原蛋白提取中的应用效果。黄永东还分享了在工艺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包括基于不同微生物表达的胶原蛋白在纯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内毒素的去处工艺等;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有助于推动胶原蛋白产业在原料制备环节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进一步强化了知识产权在技术创新中的保护作用,为相关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黄永东发表

《胶原蛋白分离纯化工艺开发及案例分享》主题演讲

杜明春博士在《仿生胶原材料的应用研发及产业化实例》的报告中,聚焦仿生胶原材料这一前沿领域。他首先阐述了仿生胶原材料的设计理念,即通过模拟天然生物材料的结构和功能,开发出具有优异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新型材料,包括温度敏感性水凝胶、用于细胞储存和转运的水凝胶等。杜明春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仿生胶原材料研发方面的最新成果,包括新型仿生胶原蛋白海绵、细胞支架等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这些材料在组织修复、药物缓释、细胞培养、医美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杜明春博士发表《仿生胶原材料的应用研发及产业化实例》主题演讲

在议题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和从业者围绕知识产权、生物医用材料临床转化等多个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讨论内容包括如何通过知识产权运营手段在海外市场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医疗器械临床转化链条解析、生物材料转化过程中的平台需求、植入类生物材料的生物学评价方法及最新动向、首次用于人体的新型生物材料致癌性评价及其必要性分析、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发布的关于药物致癌性研究的指导原则与生物材料致癌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比较、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资源及检测能力最新动向、合成生物制造最新发展动向以及植入类生物材料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等。这些讨论不仅为生物材料领域的科研和产业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优化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生物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了知识产权保护与生物材料临床转化的深度融合。通过此次研讨会,他们对生物材料临床转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难题以及市场趋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未来在该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充满期待。未来,昌平区将继续发挥其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生物材料领域的优势,汇聚各方力量,推动生物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生物材料创新贡献力量。

昌发展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地,由昌发展联合丹纳赫集团、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共同打造,中心面积约1.53万平方米,建有高通量菌株构建筛选、质谱检测技术应用、医用材料生物制造科创三大平台。其中,医用材料生物制造科创平台为本次研讨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交流空间,展示了昌平区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和产业服务能力。


扫一扫,加关注